图1和图2是典型的生产线设备布局形式。图1所示的形式由加工中心组成,它们排列成“u”形。设备并行配置(几台设备处理同一流程)。如果线间的一台设备出现故障,并联的其他设备可以继续处理,不会导致生产线停运。这种生产线的形式相当灵活,还可以根据投资规模实现“一次规划,分步实施”。
图2所示的形式由加工中心和专用机床组成,它们呈矩形排列。该设备以串联和并联方式布置。加工中心平行布置,可根据投资计划分期实施。专用机床按顺序排列,按计划目标一次到位。在图1和图2中,深线部分为第一阶段投资设备,浅线部分为第二阶段投资设备。部分装配线和装配线采用矩形布局(见图3)。辅助设备的布置(如在线测量仪表、设备报废储存箱等。)和接入通道应在设备布置时同时考虑。在图1中,工序之间的工件由机械手输送,而在图2和图3中,工序之间的工件由电动滚道输送。(天行健咨询专注于国内企业管理先进技术的研发,服务全国客户,提供专业的六西格玛,精益六西格玛,六西格玛设计(DFSS),精益生产管理,精益布局,TPM管理,精益研发管理,triz创新技术,IE工业工程等项目辅导咨询,公开课培训。)
发动机的布局必须考虑生产的物流关系,精益和设计的物流关系对实现JIT非常重要。物流短,顺畅,不走弯路,这是精益物流的概念。图4和图5是典型的发动机工厂布局物流图。物流从零件毛坯上线到热试后成品下线单向流动,外购件从垂直方向送入。当目标产能不超过30万套/年时,选择图4所示的模式,即加工线由两条子线组成,装配线在泵送线上设置预留工位,可以分阶段实施,实现方案目标。
当目标产能达到50万台/年以上时,选择图5所示的模式,即全厂对称布置,土建和工艺设备分两期实施,以降低一期的运行成本;自行推车(电瓶叉车或AGV推车等。)用于在生产线生产的加工区域之间传送工件。
工厂的基本功能如下:机器装配主车间、变电所、电站房(提供压缩空气、蒸汽或热水)、制冷站房(提供空调或冷冻水)、水泵房、废水处理站和切削液收集供应站等?;髯芭渲鞒导洳贾迷诔导渲行?,所有公共辅助用房根据功能要求布置在主车间周围。
工厂内发动机缸体、缸盖、曲轴、连杆等生产线基本采用湿法加工,切削液处理系统应采用集中供应、集中处理、集中收集切屑的形式,有助于降低投资成本,改善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。切削液由气管供给和回流,有利于设备布置和调整。
主厂房采用网架结构或桁架结构,生产厂房可采用20m*20m、32m*20m、40m*20m的大柱网形式。这种厂房形式既充分发挥了大柱距的优势,又体现了经济性(可以大大减少厂房的柱子和基础投资),同时满足了设备布置的灵活性,充分利用了场地面积。大柱网车间为今后产品改造或升级及布局调整创造了条件。
工厂主机楼土建工程的设计精益要求一般为:
主厂房楼面荷载要求为20kpa(设备一般不做独立基础),采用环氧树脂地面;
主车间温度要求为:夏季28度,冬季15度,相对湿度≤70%,车间内设置机械排风系统,定期将过滤后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,改善工作区域环境;
主厂房照度要求为300lx。根据南北方地区日照强度的差异,是否设置工厂采光带应区别对待。
精益生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,很多发动机厂都在向精益企业的目标努力。在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同时,精益企业的发展过程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自身特点不断探索,不断完善。
官网所发稿件、图片、视频均用于学习交流;文章来自网络或者老师投稿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!